首页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创 视频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藏文网
 
站内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海新闻网人物故事
【跨越山海 情系高原】“我,不过是其中一朵微小的浪花”
——记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援青干部、西宁市湟中区委副书记、副区长 刘知博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措毛
发布时间:2025-08-02 07:33:09
编辑:易 娜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在西宁市湟中区政府办公楼,深夜的灯光常为一人亮至很晚。援青干部刘知博的办公桌上,摊开的账本密密麻麻记着数字。三年间,他用脚步丈量湟中区40多万人的民生需求,让账本上的数字,一点点变成了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主动赴青 把专业“种”在高原

  “我主动报名参加援青工作。”刘知博说,“知道是去青海,连岗位都明确了,想法其实很朴素——岗位和自己的专业相关,想实实在在做些事。”

  家里人起初对“援青”没什么概念,只知道“很远,回不了家”。妻子去年曾想来看看他,刚到西宁就遭遇高反,没待两天就匆匆回去了。

  初到高原的考验,比想象中更具体。“开始肯定不适应,高反带着失眠,晚上我是越想睡越清醒。”刘知博说,高反带来的头痛还没消退,脑子里就开始“过账”,财政报表上的收支缺口、乡镇报来的项目预算、群众盼着解决的社保问题……“前半夜琢磨工作怎么推进,后半夜就忍不住牵挂起家里,一晚上就这么熬过去了,第二天继续上班,慢慢成了常态。”他说。

  刚来那会儿,为了摸清“家底”,他把过去几年的账本翻了个遍,每天熬夜核对每笔资金的来龙去脉。“连公交线一年的过路费、村里厕所的维护成本,心里都得有本账。”现在,谁来问项目资金情况,他张口就能说清明细,“这是基本素质,不然对不起这份工作,也对不起老百姓的信任。”

  “援青干部就是要做桥梁纽带。”这是刘知博对自己的定位。通过“能源指标换产业投资”,他的思路很清晰。他精准对接中交一公司、青岛浪潮等企业,推动集中式光伏、风力发电与冷链物流、智能制造等项目捆绑落地,累计签订框架合作协议总价值达84.2亿元。“青海的清洁能源不能只停留在资源层面,要变成带动发展的动能。”刘知博说。

  让“民生清单”变成“幸福账单”

  在刘知博的抽屉里,放着一沓厚厚的业务报表——上面记录着他在湟中区推动的每一项民生工作:91.5亿元民生领域支出、40万人参保的社保体系、6946人实现就业、2.45亿元减税降费……这些数字背后,是他和同事们无数个加班的夜晚。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是刘知博常挂在嘴边的话。为了让社保基金真正成为老百姓的“养老钱”“救急款”,他带队开展专项整治,依法追回违规冒领资金11万元;为了帮应届毕业生找到工作,他跑企业、搭平台,让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87%以上;为了让减税降费政策精准落地,他推动“红利账单+电子税务局”模式,让2.3万户经营主体实实在在享受到政策红利。

  2024年,湟中区实现近十年来首次收支平衡。这个突破背后是他无数个伏案的深夜,也是他鬓角悄悄稀疏的发间。“这不是简单的数字平衡,是民生保障和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他解释道,通过压减非必需支出、优化资金使用效率,既守住了“三保”底线,又腾出资金支持乡村振兴、生态建设,“就像给湟中经济装了个‘稳压器’。”

  在刘知博看来,民生工作既要“解近忧”,更要“谋长远”。他推动开展的1.31万人次职业技能培训,让不少农民工掌握了新本领;推广的数字化电子发票,让98%的纳税人感受到便利;

  湟中40多万人中,不少是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刘知博跑遍南川工业园区、甘河工业园区,对接企业举办招聘会,还在康川建了“零工就业共富之家”——以前零工们在加油站“站大脚”,现在有了遮风挡雨的场所,他们能及时找活、维权、学技能。

  “他乡早已变成故乡”

  “书本上的认知终是浅的,只有亲身到了这里,沉下去干,才能有真收获。东部人能有机会体验西部的实际情况,在交流融合中成长,回去后都是宝贵的经验。”三年援青路,刘知博的情感早已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

  湟中多山,黄土疏松,气候变化让防汛成了“硬仗”。山上的监测探针常误报,刘知博就带着干部挨村排查,50米一个点,用脚量遍了3万多涉险群众的居住地。“基层的事,从来不是纸面上的‘应转尽转’四个字。”刘知博说,有时候遇到病危老人,转与不转成了难题——转可能路上出意外,不转可能被泥石流埋了。“这种时候,得凭良心担当。”他守在老人家门口,直到雨停确认安全,才在凌晨的泥水里深一脚浅一脚往回走。

  这三年,刘知博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除了过年,没回去过几次,基本常年驻守,成了半个湟中人。“工作是繁杂的,没有为民情怀是坚持不下来的,有时候遇到难干的工作,是靠着感情撑下来的。”他说,脑海里的湟中不是批文上的文字,而是一个个生动场景,天天在乡镇、村里跑,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已埋藏在心底,三年时间,他乡早已变成故乡。

  离别不是终点,而是另一种牵挂的开始。“来时孩子才3岁,如今已上一年级了,回去后要跟儿子好好讲讲青海的故事”他笑着说,“至少让他知道,爸爸在西北大地干过点事。”至于援青的意义,他沉吟片刻说:“就像江河滋养大地,东部与西部在交融中彼此成就,两地的人们也越走越亲。我,不过是其中一朵微小的浪花。”

  记者手记:

  采访中,刘知博从未把援青说得多么宏大,只透着一股朴素的真诚。三年里,他没说过多少豪言,只把“做点实事”的承诺,写进了账本的褶皱里,刻在了湟中的山路上。当离别临近,他最牵挂的仍是“数字背后的人”。三年前,他带着专业而来,怀着真情而留;三年后,他用实际行动,让每一分付出都扎进了群众心里。

  (来源:西宁晚报)

推荐阅读
省委议军会议召开 吴晓军主持并讲话
省政府党组会议召开 罗东川主持
`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在青海启动
青海省30名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
青海新闻网有限公司招聘总成绩及体检等事项通知
青海新闻网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公告
西宁市:以家风涵养清风 筑牢家庭廉洁防线
西宁市城北区发放社保补贴和奖励202.86万元
24H热点
【山海同心 筑梦青海】天津“曼巴”守护牧区群...
【最美高原奋斗者·最美人民调解员】雪山下的“法治...
“我和湟源是双向奔赴”——记南京市东西部协作挂...
从军营到田垄——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晁沐的“红”“...
【跨越山海 情系高原】跨越山海 情系大通——记南...
【戎光在身边】退役不褪色 建功新时代 全省优秀退...
雪山高原铸忠魂——“兵王”陈永中的初心远征
【山海同心 筑梦青海】银龄援青 筑梦高原——援青...
【最美高原奋斗者·最美人民调解员】用真心真情化解...
披肝沥胆守正义 不忘初心铸法魂——全国最美退役军...
热点图片
重温誓词铭初心 青海武警官兵这样庆祝“八一”
重温誓词铭初心 青海...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青海海北州克土沙区:沙漠绽绿护生态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山海同心 筑梦青海】天津“曼巴”守护牧区群众健康——援青故事(17)
【山海同心 筑梦青海...
“青海暑期旅游观察”系列报道之九 暑期研学团行走高原读山河
“青海暑期旅游观察...
6年百余次监测到“雪山之王” 雪豹为何频频亮相大通
6年百余次监测到“雪...
【关注】发挥行政审判职能 守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2024年度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白皮书》解读
【关注】发挥行政审...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走进金银滩“八一”红色专列燃情启航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
从军营到田垄——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晁沐的“红”“绿”人生
从军营到田垄——全...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img

【跨越山海 情系高原】“我,不过是其中一朵微小的浪花”
——记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援青干部、西宁市湟中区委副书记、副区长 刘知博

西宁晚报
2025-08-02 07:3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img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img

【跨越山海 情系高原】“我,不过是其中一朵微小的浪花”
——记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援青干部、西宁市湟中区委副书记、副区长 刘知博

西宁晚报
2025-08-02 07:33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新疆“三品一标”事业助力新时代农业绿色发展

  • 2025-08-02 07:33:09
  • 来源:西宁晚报
百度 今年,我省以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安全生产铸安行动常态化实效化和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制度化规范化为重点,牢牢守住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红线和平安为基、安全发展的底线,尽最大努力减少一般事故、有效防范较大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在西宁市湟中区政府办公楼,深夜的灯光常为一人亮至很晚。援青干部刘知博的办公桌上,摊开的账本密密麻麻记着数字。三年间,他用脚步丈量湟中区40多万人的民生需求,让账本上的数字,一点点变成了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主动赴青 把专业“种”在高原

  “我主动报名参加援青工作。”刘知博说,“知道是去青海,连岗位都明确了,想法其实很朴素——岗位和自己的专业相关,想实实在在做些事。”

  家里人起初对“援青”没什么概念,只知道“很远,回不了家”。妻子去年曾想来看看他,刚到西宁就遭遇高反,没待两天就匆匆回去了。

  初到高原的考验,比想象中更具体。“开始肯定不适应,高反带着失眠,晚上我是越想睡越清醒。”刘知博说,高反带来的头痛还没消退,脑子里就开始“过账”,财政报表上的收支缺口、乡镇报来的项目预算、群众盼着解决的社保问题……“前半夜琢磨工作怎么推进,后半夜就忍不住牵挂起家里,一晚上就这么熬过去了,第二天继续上班,慢慢成了常态。”他说。

  刚来那会儿,为了摸清“家底”,他把过去几年的账本翻了个遍,每天熬夜核对每笔资金的来龙去脉。“连公交线一年的过路费、村里厕所的维护成本,心里都得有本账。”现在,谁来问项目资金情况,他张口就能说清明细,“这是基本素质,不然对不起这份工作,也对不起老百姓的信任。”

  “援青干部就是要做桥梁纽带。”这是刘知博对自己的定位。通过“能源指标换产业投资”,他的思路很清晰。他精准对接中交一公司、青岛浪潮等企业,推动集中式光伏、风力发电与冷链物流、智能制造等项目捆绑落地,累计签订框架合作协议总价值达84.2亿元。“青海的清洁能源不能只停留在资源层面,要变成带动发展的动能。”刘知博说。

  让“民生清单”变成“幸福账单”

  在刘知博的抽屉里,放着一沓厚厚的业务报表——上面记录着他在湟中区推动的每一项民生工作:91.5亿元民生领域支出、40万人参保的社保体系、6946人实现就业、2.45亿元减税降费……这些数字背后,是他和同事们无数个加班的夜晚。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是刘知博常挂在嘴边的话。为了让社保基金真正成为老百姓的“养老钱”“救急款”,他带队开展专项整治,依法追回违规冒领资金11万元;为了帮应届毕业生找到工作,他跑企业、搭平台,让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87%以上;为了让减税降费政策精准落地,他推动“红利账单+电子税务局”模式,让2.3万户经营主体实实在在享受到政策红利。

  2024年,湟中区实现近十年来首次收支平衡。这个突破背后是他无数个伏案的深夜,也是他鬓角悄悄稀疏的发间。“这不是简单的数字平衡,是民生保障和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他解释道,通过压减非必需支出、优化资金使用效率,既守住了“三保”底线,又腾出资金支持乡村振兴、生态建设,“就像给湟中经济装了个‘稳压器’。”

  在刘知博看来,民生工作既要“解近忧”,更要“谋长远”。他推动开展的1.31万人次职业技能培训,让不少农民工掌握了新本领;推广的数字化电子发票,让98%的纳税人感受到便利;

  湟中40多万人中,不少是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刘知博跑遍南川工业园区、甘河工业园区,对接企业举办招聘会,还在康川建了“零工就业共富之家”——以前零工们在加油站“站大脚”,现在有了遮风挡雨的场所,他们能及时找活、维权、学技能。

  “他乡早已变成故乡”

  “书本上的认知终是浅的,只有亲身到了这里,沉下去干,才能有真收获。东部人能有机会体验西部的实际情况,在交流融合中成长,回去后都是宝贵的经验。”三年援青路,刘知博的情感早已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

  湟中多山,黄土疏松,气候变化让防汛成了“硬仗”。山上的监测探针常误报,刘知博就带着干部挨村排查,50米一个点,用脚量遍了3万多涉险群众的居住地。“基层的事,从来不是纸面上的‘应转尽转’四个字。”刘知博说,有时候遇到病危老人,转与不转成了难题——转可能路上出意外,不转可能被泥石流埋了。“这种时候,得凭良心担当。”他守在老人家门口,直到雨停确认安全,才在凌晨的泥水里深一脚浅一脚往回走。

  这三年,刘知博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除了过年,没回去过几次,基本常年驻守,成了半个湟中人。“工作是繁杂的,没有为民情怀是坚持不下来的,有时候遇到难干的工作,是靠着感情撑下来的。”他说,脑海里的湟中不是批文上的文字,而是一个个生动场景,天天在乡镇、村里跑,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已埋藏在心底,三年时间,他乡早已变成故乡。

  离别不是终点,而是另一种牵挂的开始。“来时孩子才3岁,如今已上一年级了,回去后要跟儿子好好讲讲青海的故事”他笑着说,“至少让他知道,爸爸在西北大地干过点事。”至于援青的意义,他沉吟片刻说:“就像江河滋养大地,东部与西部在交融中彼此成就,两地的人们也越走越亲。我,不过是其中一朵微小的浪花。”

  记者手记:

  采访中,刘知博从未把援青说得多么宏大,只透着一股朴素的真诚。三年里,他没说过多少豪言,只把“做点实事”的承诺,写进了账本的褶皱里,刻在了湟中的山路上。当离别临近,他最牵挂的仍是“数字背后的人”。三年前,他带着专业而来,怀着真情而留;三年后,他用实际行动,让每一分付出都扎进了群众心里。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 措毛
编辑:易 娜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
尿白细胞阳性是什么意思 君子兰不开花是什么原因 竹笋炒什么好吃 eo什么意思 耳屎多是什么原因
喉咙嘶哑是什么原因 封神榜是什么意思 小心眼是什么意思 念珠菌性阴道炎用什么药 发飙什么意思
乔迁对联什么时候贴 真菌感染用什么药最好 检察长是什么级别 营养过剩会导致什么 雌激素低有什么症状
人为什么会胖 胃隐隐作痛吃什么药 为什么体检要空腹 市宣传部长是什么级别 三点水一个半读什么
琮字五行属什么hcv9jop0ns2r.cn 皮肤过敏有什么妙招hcv7jop7ns2r.cn 精子碎片率高吃什么药hcv9jop6ns9r.cn 舌苔发黑是什么原因引起的youbangsi.com 准生证是什么hcv7jop9ns8r.cn
薏米是什么sanhestory.com 梦见父亲去世预示什么hcv9jop7ns1r.cn KT是什么hcv9jop0ns2r.cn 胎心胎芽最晚什么时候出现hanqikai.com 罪对什么hcv7jop9ns4r.cn
医院医务科是干什么的hcv9jop1ns9r.cn nbr是什么材料hcv8jop2ns0r.cn 女性提高免疫力吃什么hcv8jop1ns6r.cn 脚肿挂什么科室hcv9jop5ns1r.cn 心阴虚吃什么中成药hcv8jop9ns9r.cn
氯化钠是什么luyiluode.com 龙抄手是什么hcv8jop4ns4r.cn 家政是什么工作hcv8jop1ns2r.cn 男女之间的吸引靠什么hcv8jop2ns9r.cn 兆后面的单位是什么yanzhenzixun.com
百度